《临床营养管理 节选166》 病区周期性营养管理现状调查——感染科病区临床营养工作实例

时间:2025-04-05 04:45:28 转载源:新闻快线网 作者:悠雪 点击:7856次

作者:郭仰之河南省传染病医院临床营养科医师中共党员, 河南省营养学会会员。从事临床营养工作4年,擅长食品卫生安全监督与管理,熟知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患者的营养宣教等工作。本文摘选自:《临床营养管理——基础、技能与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 P279-281导读: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感染科主要收治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细菌性肺炎、肺结核、肺外结核病、肺孢子菌肺炎等疾病的患者。本例以营养科时艳丽医师重点负责的感染科二病区营养会诊工作为例,介绍周期性闭环管理方法在该病区的应用,以及2022年度营养会诊行动计划(见表20-1)。其全部工作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本例步骤一至步骤四分别对应介绍事前阶段的文献复习、病区调查、分析拟定和相关准备四个步骤。步骤二 病区周期性营养管理现状调查1. 目的基于MAIE模型的监测、评估、干预、评价四个阶段对2020年度感染科二病区营养管理工作进行回顾与分析,了解该病区营养工作相关的病区特征、患者特征和相关方诉求等现状,为下一步推荐意见与工作现状的对比分析提供基础。2. 调查时间、地点和对象①时间: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②地点: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感染科二病区。③对象:该病区住院患者、临床医护和负责该病区的营养科医师。3. 调查方法同第十七章。4. 调查指标依据本次周期性调查目的和病区实际工作现状,并参考步骤一的汇总证据信息,将本次病区调查的指标分为基线资料、工作现状和主观评价三类,其中后两类为主要调查指标。(1)基线资料 包括医护构成、床位数、平均住院日等。(2)工作现状 包括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会诊情况、营养支持情况等。(3)主观评价 包括临床医师、护士和营养科医师对病区营养工作的主要矛盾、诉求和建 议等主观意见。5. 质量控制同第十七章。6. 结果(1)基线资料①医护配置。感染科二病区现有医师8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 名,住院医师2名,护士18名。②床位数。核定床位45张。③主要收治病种。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歧杆菌肺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CMV肺炎、化脓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真菌性口炎、原虫性结肠炎、痉挛性食管炎、结核性肠炎、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肠炎、结核菌性食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合并弓形虫性脑炎、隐球菌脑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合并脑炎、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④平均在科日及人数。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感染科二病区住院患者共966人,平均住院日17.1 d。艾滋病并发细菌性肺炎患者的住院天数平均为15.3 d,艾滋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住院天数平均为24.6 d,艾滋病并发真菌性口炎患者的住院天数平均为8.5 d。(2)营养工作按照MAIE模型四个阶段的结构,对感染二病区目前已开展的营养管理工作现状进行描述,其特点为:监测阶段有涉及,主要为病区主管医师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2020年度筛查阳性率为12.78%);评估和干预阶段有涉及,主要为营养科医师针对会诊患者进行;评价阶段仅涉及患者预后评价部分工作,其他如目标评价、行为评价等暂未开展。(3)会诊情况目前会诊患者主要为营养风险筛查阳性患者,以及管床医师主观判断后邀请会诊的患者。营养会诊患者的例数占病区总患者数的3.0%,占筛查阳性患者数的23.52%。平均每例营养会诊耗时60 min。具体见表20-5。(4)营养工作主观评价访谈结果提示临床医护及营养科医师对该病区营养工作的态度均较为积极,主观诉求类似,具体见表20-6。7. 小结本例对感染科二病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患者的基本特征、营养工作现状和营养工作的主观评价,采用现况研究法和访谈法进行调查。在调查时段,该病区营养管理工作的短期监测、评估、干预阶段的工作相对完善,但规范性、标准的一致性和系统性方面存在不足,长期监测和评价阶段内容缺乏。临床医护及营养科医师三方对该病区营养工作的态度均较积极,主观诉求类似,集中于简化和规范营养工作流程。下一步将对比分析该病区营养工作现状与指南共识推荐证据的一致性,明确下一阶段营养管理工作的策略和着力点等。《临床营养管理 节选154》步骤二 病区周期性营养管理现状调查——先天性心脏病重症病区临床营养工作实例1. 如需购书,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打开链接文章,下划至最后,在该文末尾处有购书链接,可直接点击购买。 2. 公益性配套电子书参考文献: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